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锦天 > 第54章 第54章 重组关宁铁骑

第54章 第54章 重组关宁铁骑(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洪承畴、祖大寿已降,大清这边是一派人心归一的昌隆之象。不提大清,单表明朝这边的吴三桂。

    吴三桂自从逃回宁远城后,命令士兵加固城池,广招兵源,不到半年时间,重新组织起了一只六万多人的边防部队。这成了大明王朝对付满清南下的最后家底儿。

    吴三桂是一位有才有能的枭雄之辈。他不但训练了一支攻伐有度的步兵,而且还重组了‘关宁铁骑’。之所以要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是因为他深知要对付强大的满清,没有骑兵是要处处挨打的。

    在松锦大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豪格、阿济格、多铎曾多次纵满洲骑兵绕开山海关进入山西境内进行袭扰、抢掠。抢走了大批的财和物不说,还毁掉多处军事防御阵地。

    等吴三桂派援军去应战时,人家大清骑兵早就迅速退出关外了。明军只能看着人家大清骑兵满载财宝而逃,根本追不上人家。

    没有一只精悍的骑兵,使吴三桂吃尽了苦头。痛定思痛,故而吴三桂重组‘关宁铁骑’。吴三桂组建骑兵自有他一套与众不同的办法。他不似祖大寿尽挑精壮汉人,那样形成战力太过费时费力不说,形成的战斗力也不尽人意。

    他想到了一个短平快的妙招儿。这支骑兵全部由逃难而来的辽人所组成。辽人既契丹族人。自辽朝被金所灭后,辽人对金朝与后金政权的满族人一直怀有敌意。亡国后他们或分散或聚居于内蒙、东北一带。其中不乏很多想推翻满清重建大辽国的有识之士。

    辽人与满人皆为游牧民族,天生擅长马上骑射功夫。辽人生性野蛮雄壮,作战十分勇猛。加之他们与大清国有亡国之恨,打起大清骑兵来是既狠又不要命。吴三桂正是看到了此点,才招募了一批精悍的辽人来组建‘关宁铁骑’。

    吴三桂的这一决策通过历史的证明,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从此后,大明王朝的‘关宁铁骑’笑傲疆场数十年,跟随吴三桂从北国山海关一路打到云贵,几乎没有过败绩。其声名远播海内外。

    正当吴三桂在关宁一线专心练兵之时,却得知舅父祖大寿已降清。吴三桂的心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儿。

    他深知崇祯皇帝生性多疑,自己的亲人已是大清朝那边的降将了。那么崇祯皇帝很可能因为疑心他的忠诚而撤销掉他的军职。

    正当吴三桂边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北京那边的圣旨下来了:崇祯皇帝召他进京议事。

    吴三桂一下子就蒙了。他第一反应是崇祯皇帝召他进京肯定是因舅父祖大寿投降而对他的忠心产生了怀疑。此番进京,轻则罢掉官职,重则会有生命之险。他左右为难,真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故而是心里万分地焦灼。

    军中诸将闻听皇帝召他进京,亦皆反对他冒然前去。吴三桂听从了众人的建议,对于进京面圣之行期是一拖再拖。

    这天吴三桂正在山海关西大营内的校军场观看新组建的‘关宁铁骑’训练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大太监高士奇从京城赶来。吴三桂听干爹到来,不敢怠慢,急忙来至中军大账。

    高士奇这几年愈加地老迈龙钟。花白的头发无一根儿黑发,走起路来颤颤微微并且还要小太监扶着了。从京城至山海关如此舟车劳顿,如无大事他是不会来的。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